点击进入全球创意港主站您好,欢迎来防雾霾门窗纱窗网

全球首款防霾窗 登陆中国

热点推荐

阅读新闻

开福区新河街道有支“夕阳红”巡逻队

来源:网络   作者:admin    点击:    时间:2011-12-27 10:04:00
他们是一群平均年龄66岁的老人,大多拿着1千多元的退休工资,仅能解决粗茶淡饭;他们很多病痛缠身,大可不必去管那些连社区都头痛的“闲事”……在开福区新河街道幸福桥社区,有一支“夕阳红”党员义务治安巡逻队,这支看上去“老弱病残”的队伍,从2006年2月至今,每天风雨无阻,穿梭巡逻在大街小巷,守护着幸福桥居民的幸福。

  收民情 过路居民有了三米“放心路”

  “一年之计在于春,防火防盗莫放松,出门关好水电气,垃圾杂物不乱扔……”每天不同时段,听到土喇叭里传出的顺口溜,幸福桥社区的居民心里就一阵温馨:“夕阳红”巡逻队的爹爹娭毑又出来管“闲”事了!这支巡逻队的队长卢瑞雄,12年前从企业退休来到社区成为了一名志愿者,被居民群众誉为社区的“编外”主任。党的方针政策、文明礼仪、安全防范等内容经懂政策、爱学习的卢爹一“翻译”,就成了300多条朗朗上口的顺口溜。

  在卢爹的影响下,夕阳红”党员义务治安巡逻队由当初的8人增加到30人。在巡逻的路上,总是会有居民走过来,亲切地扯住他们拉家常,反映身边的烦心事困难事。这样一来,党员巡逻队就成了“长了腿”的社情民意收集站。路经幸福桥巷有一条长长的废弃的铁路,这条铁路也是新河街道与湘雅路街道的交界点,狭窄的铁路上,两尺多宽的木板铺垫在上面只能容一辆自行车通过,也不知摔伤了多少人,摔坏了多少自行车和电动车,居民们对此怨声载道。党员巡逻队及时将群众的意见带回社区,建议社区用水泥对通道进行铺垫加宽,为过路的居民修了一条三米长的“放心路”。这短短的“三米”,让过路群众竖起了大拇指。

  系民安 一句简单提醒换来社区平安

  2010年国庆前夜,幸福桥巷4号某住户晚上外出未关液化气,造成液化气大量泄漏,被党员义务巡逻队员及时发现,他们马上报警,主动配合公安干警到处寻找房主,用电喇叭疏散围观群众,最终避免了一场火灾事故。看到卢瑞雄和老党员们忙前跑后,有些居民调侃到:“老卢呀!社区给你们好多钱咯?”卢瑞雄开心地回答:“大家齐心保安全,身体健康无价宝!”

  如今,居民们已习惯了土喇叭中的温馨提醒。“一句简单的提醒,看似微不足道,往往能避免一场大的灾难。”幸福桥巷61号粮食局宿舍的邓玉群深有感触地说,一次锁上门就匆匆赶着去上班,下楼时听到喇叭在喊“防火防盗,关好门窗关好气”的声音,突然想起自己的烤火炉还没关,又匆匆跑上楼拨掉插座,下楼后遇到巡逻队的老党员李月秋,连声说谢谢。

  解民难 100多户高楼层居民不再用水难

  其实,“夕阳红”党员义务治安巡逻队发挥的作用早已超越了“治安”两个字,在“夕阳红”巡逻日志中,记载着这样一件特别的事:2011年酷暑,幸福桥23号楼的三楼以上又停水了,该楼的自来水管网因年久失修导致长年供水不足,严重影响了一百多户居民的日常生活。得知此事后,卢瑞雄和队员们主动联系住户,向开福区区委书记张迎春反映。很快,工程队正式进驻23号楼,实施新水网改造工程,工程预计元旦前完工。居民杨静说:终于可以不用提水上八楼了,真是感谢这些热心的老党员!

  经济并不宽裕的老党员们还积极与残疾家庭、特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开展扶贫帮困活动。社区重度残疾人杨玉莲,家有八十高龄老母,生活十分困难,老党员为她们送去日常生活用品、联系单位为其提供长期资助。下麻园岭陈仲兰是位空巢老人,住得近的巡逻队老党员经常去她家帮着做家务,买油买菜。

  聚民力 更多党员参加志愿服务

  朱秀英是位74岁的老党员,虽然已经搬到别的社区,老伴患痴呆症多年需要照顾,但是义务巡逻却没落下过一次。每次巡逻前她都先把老伴从国防科大新居带到下麻园岭旧房中安顿好,巡逻后再带着老伴乘公交车返回。姚五一,住院开刀还惦记着巡逻的事,一回来身体还未完全恢复就开始“上岗”,家人劝都劝不住。

  为了让志愿服务的精神在幸福桥传承下去,在社区党支部的领导下,巡逻队发动在职党员双休日奉献,中、小学生寒暑假参与巡逻。受到老党员们的感染,中年党员王静平、部队复员青年党员吴威等,成为巡逻队伍中的一员。在巡逻队的身后,还有一支支包含不同志愿服务内容的幸福桥社区“护民红岗”,由社区居民根据自身情况报名参加,“政策宣传岗”、“矛盾调解岗”、“结对帮扶爱心岗”……开福区新河街道幸福桥社区“夕阳红”党员义务治安巡逻队的老党员们,正用无私奉献的精神,换来这片老城区和谐安宁的生活环境和温馨幸福的邻里关系。

网站首页  防火防盗逃生网  门窗设计  关于我们  在线留言  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