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全球创意港主站您好,欢迎来防雾霾门窗纱窗网
全球首款防霾窗 登陆中国
世界上扯淡的事情很多,少见两会的代表委员患上一种叫“记者恐惧症”的疾病,不得不令公众感到莫名其妙。社会流行“防火防盗防记者”,这种雷语本身就是误解记者。火灾是可怕的,盗贼是可恶的,跟记者扯不上半毛钱关系。记者的主流是好的,尤其是党报的记者,岂能跟防盗联系在一起?我们目前处于自由和美好的时代,不是闭塞的封建社会,不是腐朽的官僚社会,不是虚伪的资本主义社会,记者更也不是吃人不吐骨的老虎,代表委员恐惧什么?
两会期间,敢说敢言的“广东现象”一直备受关注,也一直让广东人引以为豪,代表委员大胆向政府献计献策,能说的“炮手”一直是记者追逐的焦点,可遗憾的是今年广州两会上的“炮手”少之又少,连个“手枪手”都难觅,这种情况连记者都感叹无新闻素材,写稿的压力蛮大,唱赞歌的多敢“放炮”的少,试问:隆重的“两会”不解闷那还有什么会议可以解闷的?
“两会”本来就是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大会,一团和气,一滩“静”水,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还自我阉割自我限制,这样的两会还能说“胜利的大会”吗?只能说是“团结的大会”!这种会议在中国多如牛毛,两会就应该是人民的两会,而不是官员的两会,如果代表委员都不敢说话,跟赶集有什么两样?
广州是一个文明的城市,这个殊荣天下皆知,然而文明城市也要发展,发展中必然就出现各种矛盾,这种矛盾积累多了就自然成为了问题,大城市的问题不比小城市少,比如垃圾处理、食品安全、教育就业、交通拥堵、PM2.5监测与公布、机关幼儿园巨额补贴、城投水投债务问题、房价楼市问题……这些都是很好的两会提案,究竟有几个代表委员提过?有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熟视无睹,问题本来是用来解决的而不是用来累积的,开会的意义是解决问题而不是回避问题。
代表委员不敢言,患上“记者恐惧症”,恐怕跟代表委员的角色错位和本身的个人利益密切相关。诚然,代表委员能够站得会场上,不是一个人在发言,而是代表民意在发声,代表委员所言应该是大众的呼声与诉求,并非是代表委员个体的声音,如果民意不传达,难免不被人说是“被代表”,而且代表委员担心“说错话”得罪人吃力不讨好。试想,会场上不敢说话,动辄扣上敏感的高帽,建议记者这也不报那也不报,就像尿急的人找不到厕所,尿了裤子湿了自己熏了别人,情何以堪?
说得露骨一点,代表委员患“记者恐惧症”可能缘于“被代表”。众所周知,两会是民众和政府平等沟通的平台,如果两会代表委员患上“记者恐惧症”,拒绝会见记者,民众哪里不满意社会哪里不舒服根本不敢说,即使有人看到国家、社会两艘大船哪里有漏洞哪里可能遇到暗礁,却无人说出来,这是何等悲哀?难道就只睁睁眼看民众陷入未来的焦虑吗?虚置的身份令人蒙羞,用一句老掉牙的台词说:这是在欺骗国家欺骗“组织”愚弄民众!会上不说会后乱说,请问代表委员是在替谁说话?代表委员本来就是选出来的,代表选民们参政议政,反而被选举出来后保持“沉默”,这不是“被代表”民众的表现吗?
其实,记者和媒体没什么值得恐惧的,他们是党和人民的喉舌,也是政府依法行政执政为民的“啄木鸟”,目的只有一个:为了国家前程更美好。媒体踊跃报道发生的事情是国家开明和自信的表现,如果两会期间,代表委员恐惧记者,那就是恐惧党和人民的喉舌,颇令人不解。
常识告诉我们,有尿不撒有屁不放有话不说,令人难受。因而斗胆建议代表委员:请你不要惧怕记者,拿出一点有担当的勇气,倘若悲催地占着茅厕不拉屎委屈自己也熏了自己,何必呢?不代表民意说话的委员代表,不当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