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全球创意港主站您好,欢迎来防雾霾门窗纱窗网
全球首款防霾窗 登陆中国
昨天,记者在退休劳模龚文林家中看到,劳模们一同为市民服务的照片摆放在客厅显眼的位置。他告诉记者,从2009年开始,他与赵玉宽、张士珍等7位全国劳模、市劳模自发组成“劳模互助联谊组”,开展相互帮助、为困难企业出点子等活动。龚文林退休前是企业经理,退休后仍有不少年轻企业家经常打电话向他请教。在和平区崇仁里社区,他是个“爱管闲事”的老人:小区要捐款,他踊跃参与;小区搞活动,他自费为大伙拍照片洗照片。他常说,小区的事就是自家的事。看到小区有处卫生死角堆满垃圾,他就自己花钱买来树苗,把垃圾堆变成了小花园。十几年过去,种下的两棵桃树已有了3层楼高,每年桃子成熟时,他都打下来分给小区群众。
像龚文林一样,这些劳模退而不休,依然保持着自己的劳模本色。劳模医生康静2005年从白楼医院退休后,进入社区老年病诊室,手机总是24小时开机,每周六下午还要骑车去紫金山路、体院北等居民区为那些因拆迁而离开白楼社区的老人们出诊。全国劳模孙丽华退休后主动来到浏阳里社区居委会服务,凡是与居民利益相关的事,没有她不管不办的。她用小喇叭提示居民注意防火、防盗,通知开会,宣传上级精神。孙丽华还设立了“孙丽华基金”,帮助社区生活困难的居民。
龚文林告诉记者,劳模之间也经常相互问候,本报在2010年“身边好人365”栏目中曾报道过的“社区明星”李希元卧病在家,劳模们得知后相邀来到李希元家中,给这位为人民奉献几十年的劳模带来问候。龚文林说:“我们是劳模,这荣誉是群众给的,我们一起向社会奉献余热的同时,自己也感觉到了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