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全球创意港主站您好,欢迎来防雾霾门窗纱窗网

全球首款防霾窗 登陆中国

热点推荐

阅读新闻

姚爱兴:创新社会管理 建立档案 关爱空巢老人

来源:网络   作者:admin    点击:    时间:2012-3-3 9:41:47

中国网3月2日讯 “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这是时下许许多多空巢老人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据民政部统计,目前我国 1.69 亿 60 岁以上老年人中,40%过着子女不再身边或没有子女的“空巢”生活,个别老城区的空巢老人家庭比例已高达70%。

空巢老人面对的四大难题是:精神空虚,心情抑郁,孤独感强烈;自理能力差,生活质量不高;遇到意外事件,伤害很大;部分空巢老人经济条件差,生活贫困。其中,空巢老人面对的最大问题是精神生活的心灵孤独。

如何创新社会管理,重视关注空巢老人,帮他们安度晚年,已成为当前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为此,全国政协委员、宁夏自治区副主席姚爱兴在今年两会的提案建议社会各方面积极关注空巢老人,通过建立空巢老人档案,强化社区为老服务体系,加强“空巢老人”的精神自助教育和安全保护教育等措施,来改善空巢老人的生存状况。

据了解,常年的空巢生活,使老人陷入孤独、失落、抑郁、无助的情绪中,出现所谓“空心焦虑症”,进而加剧衰老,直至由心理疾患演变为生理病痛,产生“家庭空巢综合征”,最终被击垮。近年来,经常有空巢老人因感到“活着没意思”而自杀事件常能见诸报端,其中不乏高龄老人,如2010年1月16日,沈阳市大东区一位85岁的老人从11层楼纵身跳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姚爱兴委员表示,随着社会保障的全覆盖和水平的提高,如今大部分老人生活保障问题已经不是最需迫切解决的问题,精神上的慰藉成为最奢侈的需求。与之相对应的问题有三个方面:

一是子女照顾不周。一项对空巢老人的调查结果显示,对子女的照顾表示满意的仅9.2%。由于独生子女家庭增多,在加上跨地区就业增加,子女对独居父母精神赡养方面难以尽孝。

二是研究对策不够,缺乏充分准备。我国作为一个“未富先老”的国家,老龄人口正以每年3.28%的速度增长,约为总人口增长率的5倍,预计到203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近3亿,而空巢老人家庭比例或将达到90%,这意味着届时将有超过两亿的空巢老人,这也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环节,显然我们尚未做好应对准备,存在发展战略思想模糊、统筹规划滞后、制度建设缺失,以及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健全等诸多问题。

三是社会帮助缺位。空巢老人养老主要有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两种方式,而我国现有社会养老机构的床位明显不足;居家养老仍面临投入服务平台匮乏、专业服务水平不高等系列难题。

因此,如何创新社会管理,重视关注空巢老人,帮他们安度晚年,已成为当前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需要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关注和支持。为此,姚爱兴委员建议如下:

一是建立空巢老人档案,对确有困难的实行重点帮扶。基层组织应建立健全辖区“空巢老人”档案,进行分类。特别是对那些生活难以自理或常犯有危险症状的老人,实行重点帮扶。

二是加强“空巢老人”的精神自助教育和安全保护教育。要加强空巢老人的安全保护教育,组织空巢老人学习防火、防盗和防治一些突发病的救护知识,包括怎样拨打火警、匪警、急病救助电话等,以便在危急时刻实行自救。应在“空巢老人”家里,安装紧急呼叫器,以防发生不测和及时报警救助。

三是强化社区为老服务体系,包括生活照料系列、医疗保健系列、精神慰藉系列、文体活动系列和法律服务系列。通过开展活动,鼓励和吸引老年人主动走出家庭,走向社会,减少寂寞和孤独感。通过政府有关部门、非政府组织和志愿者组织,为空巢老人办好事、办实事。

四是加大养老机构的建设力度。在政府筹集资金建设敬老院、老人福利院的基础上,可以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社会养老服务事业,鼓励私人企业开办老年公寓等养老助老服务实体,对“空巢老人”实行有偿服务,合理收费,集中管理,动员和吸引“空巢老人”入寓入院。

五是要在全社会开展敬老爱老助老养老的传统养德教育人人都要老,人人都需要子女的照料。要大力弘扬恪尽孝道的传统美德,营造全社会敬老爱老的良好氛围。

网站首页  防火防盗逃生网  门窗设计  关于我们  在线留言  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