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全球创意港主站您好,欢迎来防雾霾门窗纱窗网
全球首款防霾窗 登陆中国
社区志愿者为孤寡老人梳头。记者 王匀 摄
“尽微薄之力,印证一家亲;义务清扫楼道垃圾,退休献余热,甘做‘螺丝钉’;以己所长义务为居民排忧解难……”阳春三月,暖意融融,记者走进各社区,感受着邻里间的热心人正用行动践行着雷锋精神,助人为乐不再是雷锋的代名词,而是我们这座城市里大多数市民的习惯。
尽微薄之力 印证一家亲
纳金路北社区72岁高龄的居民阿西是该社区的贫困户,家有6口人,全靠每月不足2000元的低保金生活,妻子患有精神疾病,生活不能自理。4个女儿中最小的只有4岁,2个大女儿在内地上中学,三女儿普巧正在上小学一年级,由社区居委会干部集体代为照顾。
“看到孩子们衣衫褴褛,在阴暗潮湿的屋子里吃着简单的饭菜,我就想一定要让孩子的生活得到改善。”社区居委会主任尼玛次旦如是说。
去年,普巧开始上小学,为了便于照顾她的学习和生活,她搬进了社区居委会大院。平日里,大家都对普巧疼爱有加,生活上对她无微不至地照顾,洗衣服、缝扣子、理发……学习上辅导她写作业。大家每天轮流坚持着接送普巧,在大家的关心下,普巧的成绩也越来越好。
毕竟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社区还通过积极对外宣传,得到了更多人的资助,社区居委会主任尼玛次旦说:“对阿西家的资助除了一部分是爱心人士捐助外,大部分都是社区工作者20、50、100元……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但是大家都觉得很快乐。”就这样,从2003年开始,社区对阿西家的帮助坚持了整整9年。
退休献余热 甘做“螺丝钉”
“小区环境优美,邻里团结和谐,扎桑劳苦功高。”在扎细居委会里,一提到邻居扎桑大叔,很多居民都赞不绝口,在大伙的眼里,扎桑是个地地道道的“活雷锋”。
寒冬腊月,当大家还在温暖被窝中时,一位头戴军帽的大叔早已挥动着扫把、铁锹在小区里打扫卫生了,他就是小区里的义务清洁工扎桑大叔。
今年63岁的扎桑是一名退伍军人,说话干脆利索,打扫楼前楼后的卫生更是一点也不含糊。
“扎桑,还在忙呢?”经过楼前的居民和他打起招呼。扎桑笑了笑说:“现在入住的人多了,大家都在忙着装修,垃圾多了……”附近的居民告诉记者,大叔自打住进来就没有间断过打扫周围的卫生,刚入住小区时,垃圾遍地,无人收拾,自来水管线出现问题,大叔立即找到小区开发商,协商解决。
“一个社区就好比一个大家庭,干净、整洁是居民安居乐业最起码的条件,打扫卫生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能锻炼身体呢。”扎桑大叔乐呵呵地说。
如今扎桑大叔已经义务打扫小区5年了,他的默默付出得到了居民的尊重和信赖,也影响到了周围的居民,小区里的住户卓玛大姐、李大妈等都加入到了义务打扫楼前卫生的队伍中。
以己所长 为邻里解忧
在雪社区,也有一位旺堆老人,熟悉的人都会竖起大拇指,年过七旬的旺堆老人总是闲不住,他的“百宝箱”里装满了各类工具,电焊、螺丝、钳子……谁家坏了东西只要一敲他家的门,他就拿着工具上门帮忙。20多年来,风雨无阻。
“这是开锁用的,这是修马桶用的……谁家还不坏个东西啊,大小工具我这里都有,也能给大家提供方便。”旺堆乐呵呵地说。楼道里灯泡不亮了,他给换上,谁家门锁坏了,他给修好,小区内的路灯坏了,二话不说,背着梯子上去及时更换,自己够不着,就叫上儿子一起干。隔三差五,他还拿着小喇叭在小区内巡逻,提醒着居民防火、防盗。
旺堆的热心深深感动着邻里的每一个人,他的热心不仅帮助了身边的人,他的精神也感染了整个小区。
时代需要雷锋精神,社会呼唤雷锋精神。在社区里,像扎桑、旺堆这样的“活雷锋”不计其数,他们活跃在社区的每个角落,是我们身边可感可触的“当代雷锋”,他们以自己的良言善行,为新时代的雷锋精神提供了新的注解,让雷锋精神在这个春天里润物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