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全球创意港主站您好,欢迎来防雾霾门窗纱窗网
全球首款防霾窗 登陆中国
惠
“保遗”,让传统代代传承。“申遗”不是目的,“保遗”才是关键。该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与宣传,努力提高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水平,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加强文物保护工作,该区建立健全了《文物安全管理》等规章制度,落实防电、防火、防盗、防爆等安全管理措施。投资3亿多元,对响堂山景区、玉皇阁、磁州窑遗址等30余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修缮,对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升级。全面加大抢救保护专项资金落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峰峰磁州窑烧制技艺、王看苇子灯阵等1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国家省市保护名录;全区规模化特色文化户达200家,特色文化户达3000多户,30余人受到国家、省市表彰奖励。该区特色文化户刘立忠与蔺文艺一起被国家文化部批准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刘立忠还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国际民间美术大师”称号;闫保山被授予第一届(亚太地区)民间艺术家最高奖“金飞鹰奖”终身成就荣誉称号。加大文化研究和宣传,组织专家学者和专业人士,成立了文化产业、陶瓷艺术等专业协会,组建了响堂石窟、红色文化等研究机构,加大对文化的研究和开发。深入挖掘文化内涵,举办了陶瓷国际发展战略研讨会、中国古陶瓷学会2010年会暨磁州窑学术研讨会等,挖掘磁州窑文化的历史内涵。与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合作,拍摄了《北响堂石窟—一个王朝的背影》、《革命英烈张兆丰》等专题片,在中央电视台、河北电视台等媒体刊播。《开放的热土》等数十篇报道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中央和省市级媒体刊发。
品牌,助推文化旅游大发展。该区紧紧围绕文化和旅游谋发展,实施品牌战略,助推文化和旅游的互动与融合。规划先导,聘请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和北京中兴古建规划设计公司等专家,对全区文化旅游资源进行考察研究,编制完成了《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实施细则》、《旅游开发总体规划》,打造以响堂山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为核心,北齐石窟文化、陶瓷艺术、红色旅游和山水生态游为内容的“一核四线”文化旅游发展格局。项目引领,投资近7亿元,实施了北响堂景区升级改造、滏阳河源头升级改造、元宝山南延、黑龙洞群泉治理、旅游路建设等重大项目,全面加强景区景点和基础设施建设。园区联动,规划建设了占地10平方公里的义井磁州窑陶瓷产业园区,打造以磁州窑文化艺术和陶瓷生产销售为主的现代陶瓷产业聚集区;投资9000万元加快推进磁州窑文化旅游产业园,打造新兴文化产业群。拉长产业链条,依托磁州窑、佛教石窟等,开发设计特色艺术瓷、日用瓷等旅游产品。大家陶艺被命名为省第二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磁州安氏”陶艺荣获省“文化产业产品十佳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