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全球创意港主站您好,欢迎来防雾霾门窗纱窗网

全球首款防霾窗 登陆中国

热点推荐

阅读新闻

“爱民模范”王祥快:串百家门 认百家人 管百家事 解百家忧

来源:网络   作者:admin    点击:    时间:2012-4-10 9:05:33
“爱民模范”王祥快:串百家门 认百家人 管百家事 解百家忧
  王祥快,男,1960年5月生,汉族,大学文化,中共党员,江苏赣榆人,1978年2月入伍,1999年9月转业参加公安工作,现为南京市公安局下关分局四所村派出所社区民警,主任科员,一级警督警衔。2005年5月,通过“公推直选”首次当选为下关区建宁路街道五所村社区党委委员,至今仍任该职。

  王祥快同志参加公安工作以来,先后5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一次荣立个人二等功,两次荣立个人三等功,多次获得荣誉称号。2003年6月王祥快同志被授予江苏省“人民满意警察”称号;2005年1月被南京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第三届“南京好市民”及“十佳市民”荣誉称号,6月被南京市公安局党委授予“十佳优秀共产党员标兵”荣誉称号;2006年2月被南京市公安局评为“社区工作能手”和“情报信息能手”;2007年6月被江苏省人事局、省公安厅授予“全省公安系统先进个人”称号,被南京市公安局授予“勤政廉政先进个人”称号;2008年被江苏省公安厅授予“全省公安机关‘春风行动’先进个人”称号,2008年5月被南京市公安局授予“社区民警标兵”称号;2009年3月被南京市委、市政府授予市“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4月被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2010年1月被江苏省公安厅授予首届“江苏省十大优秀人民警察”称号;2011年被南京市委评为“全市防范和处理邪教工作先进个人”。此外,王祥快同志还当选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接力南京地区火炬手,并于2008年5月27日举起了象征着警察形象的第110号火炬棒。

  近年来,王祥快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工作做法被市局内网报道过60余次,被省、市电视台、报刊杂志等媒体报道30多次,参加有关报告会、座谈会介绍工作经验20多场次。他的先进事迹被编入《中国精神文明大典》第五卷(杰出人物——政法篇),还先后入选全市公安机关先进典型事迹汇编和下关区共产党员先进事迹汇编。

  “社区六进”急先锋

  2001年4月,王祥快开始担任五所村社区民警,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一干就是十多年。从部队转业到公安,工作性质有很大的不同。王祥快在实践中看到,没有社区的安全,就没有社会的安全,社区治安就是社会治安的基石,社区治安的好坏就是老百姓最关心的事。王祥快始终把社区安全防范作为一件大事来抓,积极开动脑筋,大胆创新,通过组建“红袖章巡逻队”、建立“楼幢单元联系箱”、安装“楼宇防攀报警器”,使社区治安状况焕然一新。第一年,社区可防性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了30%,这个曾经全市出名的治安“头疼区”变成了安全小区,尝到甜头的居民们自然是交口称赞。2009年4月,王祥快又与某电子有限公司取得联系,为居民免费安装了高科技的TELE2000电话线传输的楼宇对讲系统防盗门20扇,居民的安全感进一步增强。这后面两项创新举措,迅速在全区进行推广,《金陵晚报》先后两次对此进行整版报道。

  2011年上半年,“社区六进”工作开展后,王祥快依托社区警务平台和资源,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开动脑筋,将“六进”工作扎根社区,坚持务实创新,以 “五个跟进”、“六进六心”为标准,全面开展“社区六进”工作,受到社区群众的称赞,五所村社区并被南京市公安局评定为全市“社区六进”工作示范社区。

  在“物管进社区”工作开展伊始,王祥快面临的是一个老式的开放式社区,居民中下岗职工多、特困户多、暂住人口多,曾经是“法轮功”和吸毒违法犯罪的重灾区。小区内路灯不亮,道路破损,绿化破坏。没有物管,没有车管,各种车辆随意停放,既影响了居民通行,又容易发生被盗案件。为了扭转这一现状,王祥快依托“物管进社区”的建设,多方联系,顺利引进物业公司。此外,王祥快还依托社区警务室,整合社区原有的安监站、小喇叭、红袖标、红马甲、物管等集团力量,让“红袖章”的身影每天巡逻在社区的大街小巷,使坏人看到“红袖章”胆战心惊,居民看到“红袖章”安心放心。如今,改变了面貌的五所村小区这个曾经全市出名的治安“头疼区”变成了安全放心区,群众高兴地说:因为王警官的努力,我们小区的房价都涨了。

  针对辖区居民上网频繁,网上交流活跃的情况,在硬件不达标的情况下,五十多岁的王祥快不等不靠,顺应新时代的新要求,抓住工作机遇,克服自身困难,虚心向所里年轻同志学习网络知识,顺利开通了网上警务室微博,利用晚上在家休息时间在微博上发布防火、防盗、防诈骗小常识和近期辖区发案情况等信息350多条,他还利用微博听取社情民意和接受公众监督,实现与辖区居民的沟通交流,接收群众举报的各种违法犯罪线索,受到辖区居民的欢迎和称赞,也得到到五所村社区参观、考察、检查验收的下关区委四套班子和市“六进办”领导的肯定和好评。他分管的五所村社区警务室被南京市公安局率先授予“文明窗口”铜牌单位,连续三年被江苏省公安厅评定为“一级警务室”。

  社区管理“八字法”

  老百姓过日子,平常而琐碎。即使是两口子,也难免磕磕碰碰,更别说邻里之间。自从当上社区民警,王祥快就和居民们的纠纷“结缘”,和居民们的家长里短打起了交道,因为大家都信得过“老王是个公正无私的人”,也正因为这个,王祥快给自己定下“串百家门,认百家人,管百家事,解百家忧”的目标,创立了人口管理的“八字法”——“串门、认人、解忧、提线”,练就了一套管理社区的本事。

  一次,王祥快同志到居民钱保珠家走访时,发现83岁的钱老孤身一人生活,南京夏天气温很高,老人却连个电风扇都没有。老人告诉王祥快,他想回安徽老家与侄儿一起安度晚年,但因住房产权问题与养女孙某发生矛盾,九年来,多次到省市有关部门上访,问题得不到解决。看着老人,王祥快仿佛看到自己的父亲,“这个事儿,我来管!”凭着自己社区工作经验和在群众中的威信,王祥快围绕房屋产权问题开始大量的调查工作,并将老人和其养女一起请到了居委会。经过前后三轮的调解,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老人感激地说:“真没想到,你说到做到,我谢谢你!”

  2010年年底,五所村社区内的重点“法轮功”人员刘某、张某刑满释放回到家中,王祥快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上门对两人进行走访,并叮嘱治安积极分子密切注意两人的动态。2011年5月底,王祥快积极配合市局、分局国保部门将涉嫌传播邪教的两人抓获,铲除了这个隐藏在社区内的“毒瘤”。

  2011年4月底的一天,王祥快接到社区居民老李的电话,18岁的儿子跟自己吵架后离家出走,几天没回来。看着老李紧紧锁着的眉头,王祥快一边好言安慰,一边向老李了解其儿子的兴趣爱好和同学好友。经过走访,得知小李是个“网虫”,几乎天天都上网。于是,王祥快把小李的照片发给辖区各个网吧业主,果然,5月1日在某网吧发现了其子的行踪。到网吧接回小李后,王祥快又和他们坐在一起,耐心地做劝解工作,使得父子俩重新拥抱在了一起。离开他们父子,老王不禁想起自己的儿子,儿子马上就高考,自己也没管过几天。儿子常说:“我是你的居民就好了,想见你就能见你。”听到这个,老王感到心酸和自责,自己是个不称职的父亲,但是一个100%群众满意的称职民警。

  近年来,老王调解大小纠纷450余起,既有百岁老人的家庭纠纷,也有闹着不给吃“低保”就火烧居委会的邪头,正是由于这些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被解决在基层,才有社区和谐稳定,他不愧为社区的和谐使者。

  “荣誉家长”显真情

  帮扶解困、雪中送炭,是老王一贯的作风。老王总说:“要把居民当亲人”。自从担任社区民警以来,群众的疾苦就成了老王义不容辞的事情。每年开学前,老王为特困家庭孩子送去书包文具;每年重阳节,他都是陪社区敬老院的孤寡老人们一起度过;老人和残疾人办理二代身份证照相,居民家中出现子女不孝顺、孩子没人管的事,都是老王出面解决的。一来二去,老王赢得了居民的信赖,谁家有了难事,都爱跟他说,而他也会尽力帮助解决。五所村群众都说:“老王是我们的当家人!”

  有一件事是社区女孩顾晓萍终身难忘的。2008年6月30日,12岁小女孩顾晓萍独自在家不慎引发火灾并被烧伤脸,当时女孩家里拿不出高昂的医疗费。老王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连忙找社区主任商量。事发第二天在老王的倡议下,居委会特意发起为顾晓萍捐款的活动,王祥快更是第一个带头捐款。在他的带动和号召下,社区居民们纷纷慷慨解囊,顾晓萍所在的学校也送来了他们的捐款。不仅如此,老王还亲自找到在武警消防医院当院长的昔日战友,为顾晓萍减免了部分手术费用。手术顺利进行,晓萍康复得不错,9月份顺利升入初中。后来她含泪给时任南京市局孙文德局长写感谢信,赞扬“老王是热心帮助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的好警察”。此事被编入《中国精神文明建设大典》。

  从警十几年,老王获得许多荣誉,奖状、锦旗、表扬信更是数都数不清。可在他心里,什么都比不上群众满意,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老王常说:“我很幸运,因为我的付出得到认可和理解;我也很幸福,因为群众的心和我在一起。”

网站首页  防火防盗逃生网  门窗设计  关于我们  在线留言  后台